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風簷



第四個虎年
  來到的,是我出生以來第四個虎年。第四個本命年,還沒有掏得理直氣壯的名片,該不該有點焦慮?是不是有點無言?
  名利,倒也還好。其實不若面對肉體現實。干支年歲大約是與軀殼體能聯合起來提醒,有想做的事請快點,一組說,我們急著先走;另一對言,吾等退休之期不遠。
  於是我想,當風拂向雙頰之時,應該起身,拎起隨身的背包,開始一段小旅行。
  福至心靈,水到渠成的時候,讓我邀幾個約會。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讀過的文字之中,我最喜歡文天祥的〈正氣歌〉。沒有沒有,我從少年時代就沒有濃烈的精忠報國之心。歷史牽動的是拍去塵埃的人心,像我看文天祥,也如文天祥凝想齊太史、蘇武、顏杲卿。
  且不論當年。簷下,能安身;風過,有生氣;展書,豈不美;而前人行過的道途,映照的是什麼樣的顏色呢?我們要相顧而說,會心幾笑。
  我任性,自己決定,和大家的約會將以「風簷」為代號,希望有安心的、悠涼的感覺。如果只聞聲調,要誤以為是「瘋言」,也許某一層面上也是沒錯,又或者更大的誤會成「豐言」,那也是美好的想像。
  「風簷」不是組織,所以沒有名冊。大概就是「偶爾」有些活動──可能無法稱得上「有時」,更遑論「定期」──讓我在這裡,邀請大家。活動目前處於亂數狀態,我想什麼就什麼,沒有畫好的跑道,沒有拉線的終點,因此也請大家輕鬆以待。「風簷」當然也沒有補助單位和贊助廠商,所以一如日常生活友人聚會,參加的人出自己的錢。

請再次做為我的起點
  我學習歷史學的馬步基本功「史學導論」是劉靜貞老師調教的。往後,我對歷史的運氣、踢腿、旋身、出掌都以這一步為根元。
  那天我們說起山上那場講演。我說,也想聽。像承諾新年可以添購新玩具般,老師爽快應允。而像捧著新玩具想與玩伴分享般,我動了心念,試著訂下這個約會。
  那麼,在我從那一個起點出發多年之後,請老師再次做為我歷史人文主題自助旅行的起點。我的背包裡頭一樣雜七雜八,我的旅伴不多,我的行程未定,可是我步上旅程的心情很單純。
  我想請老師來重演一次這個講題,在一個星期六午後,找個不要太威武肅穆的空間。如果你也想聽聽,不管你認不認識我們,就請來。也用不著擔心內容會不會很專門,劉老師是個言語很活潑的人,而且這場聚會也不採標準學術模式。可是為了安排場地,需要計算人數,所以請舉手回覆。我的妹妹22高高興興替我們聯繫了幾個候選場所(真想每一處都去玩玩看),但我們得等人頭點完,才能決定去哪一戶人家。然後大致上要請大家打理自己那一份費用。
  雖然總是和老師說東說西,可是很久沒聽老師講一個完整的主題,想起十八歲到廿二歲從沒打過嗑睡的那幾門課,期待這個午後。


講 題:再見政治史:一個社會史研究者的反省與展望
說話人:劉靜貞 老師 (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 間:2010年3月20日(六) 15:30-17:30
場 所:待決定(可能在臺北車站到中山站,或臺大一帶)
場所費用:待確認(預算一人200元以內)
人數計算:2010年3月8日(一) AM10:00
聯絡方式:1.留言回覆 2.郵件:fengyanzhanshu@gmail.com
主 辦: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