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野曠天低樹:我與前近代中國的歷史因緣(邀請)

寄件者 2010.6.13 擁抱環境史




  秋天似乎落落大方地光臨了。我衷心期望夏天不要回過頭來又搶了秋天的風采。

  然後,我們「風簷」的風也舒舒徐徐吹到了秋天。

  託吾友圈圈的福,林麗月老師願意在繁忙的學期中段撥出時間,來和我們談談自己。也因此,這次的聚會,那根名為「主辦」的電線桿上,棲停的,終於不只有一隻形單影隻的烏鴉了。有同伴的感覺挺不錯~:D

  林老師將談談自己如何踏上明清史研究之路,以及社會史與思想史之間的聯繫。據說,這是眾多研究成果向來為我們熟知的林老師,第一次轉身勾勒自己的長長的身影。

  歡迎大家(再)來。在這麼略帶涼意的日子,也許我們還應該一起喝杯看來色澤沈穩卻柔亮而帶著暖意的紅酒。





烏鴉





  老師果然還是拗不過學生的耍賴,一聽說我們這個號稱讀書會的小團體只求輕鬆的談話,而遲遲未開始正式圍爐讀書,只好答應破例下海,在繁忙的日程中,開始回想自己奉獻一輩子青春的志業。

  老師說:這樣回顧自己,感覺像要退休似的。我說:不是的,老師,我們只是習慣不時回過頭去看看我們所從何來,然後從中找到一條可以往前邁進的道路,所以,它不是終點,而是開始。大家也跟我們有一樣的興趣嗎?一起來吧!








= = = = = = = = = = = =



講 題:野曠天低樹:我與前近代中國的歷史因緣
說話人:林麗月 老師(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 間:2010年10月31日(日) 15:00-17:00(14:30起入場)

場 所:Vinyl凡諾咖啡紅酒館 (部落格臉書
   (臺北市金華街140號 TEL: 23918869 地圖

場所費用:每人低消

     1.一份飲料(最低90元)+50元手工餅乾

     或是

     2. 一份飲料+70元切片蛋糕

     (碩士班以下在學學弟妹的手工餅乾由我們請客。)

聯 絡:1.留言 2.郵件:fengyanzhanshu@gmail.com
主 辦:圈圈和烏鴉
協 辦:凡諾

交通建議:步行近遠依序

     1.信義路公車「信義路永康街口」,步行約5分鐘。

     2.和平東路公車「師大」,步行約5分鐘。

     3.新生南路公車「新生南路信義路口」,步行約8分鐘。

     4.捷運古亭站,步行約15分鐘。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秋天的聚會(邀請)

寄件者 2010.6.13 擁抱環境史


盛夏的喧鬧過了,中秋月明了,秋意也在風拂動的葉間顯了。
秋天有林麗月老師來和大家談天。我們先約個時間,正式的通知請再稍候。有時間的話,歡迎輕輕鬆鬆一起來。

講 題:過幾天說 ^_^
說話人:林麗月 老師(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 間:20101031() 15:00-17:0014:30起入場)
場 所:Vinyl凡諾咖啡紅酒館 (部落格臉書
(臺北市金華街140號 TEL: 23918869 地圖) 
場所費用:約150元左右(詳情連講題一起告訴大家)
聯 絡:1.留言 2.郵件:fengyanzhanshugmail.com  
主 辦:烏鴉
協 辦:凡諾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跨界、邊陲與流離給我們的勇氣 ---「擁抱環境史」後記 ---

寄件者 2010.6.13 擁抱環境史



因為火燒得離眉毛越來越,我要自己必須交出一件功課後才能回頭整理演講的回憶,以致遲到如今。
滂沱大雨的週日午後,謝謝大家到來。
清晨六點才收店回家的凡諾的當家們,還沒睡醒就得衝過來開門。Emily一到,大雨中看到我們幾個站在門口等她,那副驚駭自責的表情,應該要花一段時間才會自我的腦海淡去。XD(凡諾逐漸度過創業維艱時期,憑實力-而不是錢幣-累積了一些聲名,我也很替他們高興。)
校務和研究繁忙之中,爽快應允小朋友遊戲的曾老師,領我們搭時光機,體驗她的生命與研究如何交織成一幅人生的錦畫。而除了環境史研究的架構意義和臺灣環境史的重要事件,也許對於我們來說,更珍貴的是能夠一起回顧她從閻錫山到環境史、從歷史學系到通識中心的旅程。
身處於現在這個世界,選擇專攻歷史的我們,即便不研究環境史,也都難以排除各樣脈絡的跨界。去何處安身立命?怎麼和別人溝通共處?如何在飄搖裡把持對知識的熱情?曾經學習歷史,如今轉到其他路途的我們,則在曾老師飛揚的神情中想起來:自己不也是一種跨界。年少時埋入體內的史學種子,現在是每天勞碌應對社會機制的潛意識。或是,從未想過會碰上的一位大學老師,一股單純爽快的活力,給我們增添幾許於燠熱紅塵翻翻滾滾的精氣。
選擇好不好?前方是什麼樣?努力就夠了嗎?向前望時我們都不知道,甚至回頭看的時候也都很難說。不過,當我們看到幕前的談話時間結束,多年前修過課的、現在的一起奮鬥的、今天恰好來到的、多年故舊的,大家紛紛圍在曾老師身旁,可能就明白了老師開朗的神采由何而來,同時也多少感受到面對自我的意義。於是我們領受了一些由一位在理工大學通識中心研究環境史的長者散發的勇氣,踩向雨中而去。
而小小的聚會,越來越具有金鋼合體(Q版鋼彈?)的構造,好些人伸出手腳來搭著,讓一切成形。非常謝謝你們的幫忙,值日生我,感動也滿足。
大家,秋天時,若有空,再來玩。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歷史是誰的?—獨行擁抱環境史的反思(通知)







曾老師的話:
如果研究時,能擁有一個意外的邂逅,充滿冒險的驚奇,同時又能讓我們去觀察與反思研究者在「自我的地理世界」中,如何對待他者的經驗世界,這一切似乎有著那麼一種後現代多元主義的新潮味。

 所以,我想談的不是「史學技巧」,而是「史學疆界」的問題:談史學「原鄉人」對旅者的寬容與回應、談全球流動與跨界特性對史學疆界的衝擊、以及談旅者對研究原鄉和新家園的流離和認同問題。"



雖然是第二回,尋找一個場所,讓它成為可以互動也可以自動的空間,一樣消損一些精力。本來想預約的咖啡館當天公休(還好阿賴眼尖);不滿野草莓的野草莓小學弟堅持播放電影的規律對他們很重要;還有那種樓上明明有數不清的飲料,卻堅持不能點他們的飲料到地下室活動場地的。結論是,堅守原則的現代臺灣人也是有的。^^「凡諾」的Emily真是把我們當自己人般的隨便我們了。那Emily的原則何在?她說:「我不收服務費,我有權利挑客人。」酷~
請大家再一起來凡諾。擁抱「獨行擁抱環境史」的曾老師和環境史,以及,擁抱冰涼歐洲啤酒(當然其他飲料也有)加點心,甚至,擁抱一下又一陣子沒見到的朋友好了。:D
啤酒、餅乾、曾老師、環境史、大家,我們六月十三午後見。


講 題:歷史是誰的?獨行擁抱環境史的反思
說話人:曾華璧 老師    
    (新竹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時 間:2010613() 15:00-17:0014:30起入場)
場 所:Vinyl凡諾咖啡紅酒館 (部落格臉書
(臺北市金華街140號 TEL: 23918869 地圖) 
交通建議:步行近遠依序
1.
信義路公車「信義路永康街口」,步行約5分鐘。
2.
和平東路公車「師大」,步行約5分鐘。
3
.新生南路公車「新生南路信義路口」,步行約8分鐘。
4.
捷運古亭站,步行約15分鐘。  
場所費用:每人低消1.一份飲料(最低90元)+50元手工餅乾
或是2.
 一份飲料+70元切片蛋糕
(碩士班以下在學學弟妹的手工餅乾由我們請客。)
聯 絡:1.留言 2.郵件:fengyanzhanshugmail.com  
主 辦:烏鴉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歷史是誰的?—獨行擁抱環境史的反思(邀請)



希望端詳身段;試圖勾勒時代;想要反照自身;期待以傳續為礎石的開展。
因為產生了探險的方向和渺小的意義,我們來到第二個景點。

在臺灣這座人們時時緊盯經濟發展曲線的島嶼上,曾華璧老師是少數已經長年專心耕耘環境史領域的學者。不過我想,比起「學者」,也許曾老師會更喜歡「老師」這個稱謂。學歷與曾老師經歷沒有交集的我,其實多半是在曾老師與劉靜貞老師相聚時,偶爾不知道為什麼跟在一旁,或是間接地聽學妹說起學姊。而這一雙學姊妹,在家常之外的話題,最多就是熱烈交流通識課程的安排。曾老師十分掛心怎麼讓不讀歷史系的大家親近歷史;總是剎費心思,希望為她那些學生於全球化市場中掌握著的工科技藝,調入人文、歷史的成色;不只埋首資料,也真心關心這顆可憐的破破小藍球(所以最近正為某包裝水廣告深感不快)
那天,我又在桌子另一側聽學姊妹說話的時候,忍不住插嘴:「老師,你來幫我們演講好不好?」如一貫的熱忱,得到的是呼應臉上笑容那樣非常爽朗的回應。有誰要來一起聽呢?

講 題:歷史是誰的?獨行擁抱環境史的反思
說話人:曾華璧 老師    
    (新竹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時 間:2010613() 15:00-17:00
場 所:依參加人數決定
場所費用:待確認
人數計算:2010524() AM10:00
聯絡方式:1.留言回覆 2.郵件:fengyanzhanshugmail.com
主 辦:烏鴉


※圖是小平頭三月的時候為風簷畫的小圖樣初稿二號。^^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時間河中初會的靈光 ---「再見政治史」後記---


寄件者 2010.3.20 再見政治史


  劉老師的演講,非常謝謝大家的參與。

  是不是憶起與歷史學初會的靈光?那些幾年釀成的因子,如你所言,至今潛藏在思維作風中,伴你在人生之海前航。

  又或者,我們其實不知道還會在史學這條摩肩擦踵的古道上行多久,可是,在層累造成的框架和結構中,莫要忘了初衷和樂趣。

  至於新鮮如你,在剛提起步伐的時候,就要試著知道,除了歷史本身,歷史也有它自己的歷史。那將助你更懂得賞析沿途風光。

  我的小天使們,多謝你們在我都不解的紅塵,四方而至,守護一場讀聖賢書而來的小冒險。

  而老師總是這樣,向不諳世事、東闖西蕩的我,露出笑意和伸出最堅實的臂膀。

  好天氣的星期六下午,除了無預警大張其鼓的馬路鋪設工程(但是凡諾的隔音真不錯),大家的攜手合作讓過程大致還算順利。自然應該依然有一些不很完善的細節,就先請大家包涵。我會仔細想一想。但願如果有下次,能讓大家度過更舒服愉快的時光。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再見政治史:一個社會史研究者的反省與展望



「歷史是帶著問題的對話!
該從政治看社會還是從社會看政治?
或許可以問一下歷史學的歷史!」


講 題:再見政治史:一個社會史研究者的反省與展望
說話人:劉靜貞 老師 (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 間:2010320() 15:00-17:0014:30可入場)
場 所:Vinyl凡諾咖啡紅酒館
(臺北市金華街140號 TEL: 23918869
部落格 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交通建議:步行近遠依序
1.
信義路公車「信義路永康街口」,步行約5分鐘。
2.和平東路公車「師大」,步行約5分鐘。
3.新生南路公車「新生南路信義路口」,步行約8分鐘。
4.
捷運古亭站,步行約15分鐘。
場所費用:每人低消一份飲料+50元(點心盤)
(碩士班以下在學學弟妹的點心盤將由我們請客。menu見下方。)
聯 絡:1.留言 2.郵件:fengyanzhanshugmail.com
主 辦:烏鴉


  我們決定去「凡諾」
關於消費。老闆願意給我們不錯的條件,只要每個人至少點一杯飲料,再加上為了(活動和出餐)流程流暢,「凡諾」為我們搭配的一份50元簡單點心盤,就可以。
關於點餐。我將menu貼在下面,大家可以事先參考。老闆特別提醒,他們也供應單杯的紅、白酒,他也相當推薦。此外,負責外場的Emily有貼心的叮嚀和說明:「凡諾」是小規模手工製作餐點的店,人多的時候就會累積出餐所需的時間。飲品方面,煮一杯咖啡約需6分鐘,紅茶2分鐘。食物則披薩和帕尼尼都需要八分鐘,它們需要使用到同一部烤箱。如果希望很快拿到餐點,可以早點入場,早點點餐,或是選擇製作時間較短的品項。
關於空間。「凡諾」的兩位年輕老闆很神奇收藏了非常多黑膠唱片,所以當天,除了劉老師談談她的想法、心得,自由地說話、討論,大家也能選聽老唱片。停留的時間老闆也給了相當的彈性。所以,我也為了使整個狀況更為從容流暢,將原訂時間提早了半小時開始,可以入場的時間則更早一些。這樣,也為有興趣聽唱片度週末的人留出更充裕的時間。
總之,請大家稍微留意時間,希望大家有愉快的週末午後。我們下週六見。若是行程有變卦無法來了,也留個言說一聲,讓老闆和我們的準備工作可以應變。謝~





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風簷



第四個虎年
  來到的,是我出生以來第四個虎年。第四個本命年,還沒有掏得理直氣壯的名片,該不該有點焦慮?是不是有點無言?
  名利,倒也還好。其實不若面對肉體現實。干支年歲大約是與軀殼體能聯合起來提醒,有想做的事請快點,一組說,我們急著先走;另一對言,吾等退休之期不遠。
  於是我想,當風拂向雙頰之時,應該起身,拎起隨身的背包,開始一段小旅行。
  福至心靈,水到渠成的時候,讓我邀幾個約會。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讀過的文字之中,我最喜歡文天祥的〈正氣歌〉。沒有沒有,我從少年時代就沒有濃烈的精忠報國之心。歷史牽動的是拍去塵埃的人心,像我看文天祥,也如文天祥凝想齊太史、蘇武、顏杲卿。
  且不論當年。簷下,能安身;風過,有生氣;展書,豈不美;而前人行過的道途,映照的是什麼樣的顏色呢?我們要相顧而說,會心幾笑。
  我任性,自己決定,和大家的約會將以「風簷」為代號,希望有安心的、悠涼的感覺。如果只聞聲調,要誤以為是「瘋言」,也許某一層面上也是沒錯,又或者更大的誤會成「豐言」,那也是美好的想像。
  「風簷」不是組織,所以沒有名冊。大概就是「偶爾」有些活動──可能無法稱得上「有時」,更遑論「定期」──讓我在這裡,邀請大家。活動目前處於亂數狀態,我想什麼就什麼,沒有畫好的跑道,沒有拉線的終點,因此也請大家輕鬆以待。「風簷」當然也沒有補助單位和贊助廠商,所以一如日常生活友人聚會,參加的人出自己的錢。

請再次做為我的起點
  我學習歷史學的馬步基本功「史學導論」是劉靜貞老師調教的。往後,我對歷史的運氣、踢腿、旋身、出掌都以這一步為根元。
  那天我們說起山上那場講演。我說,也想聽。像承諾新年可以添購新玩具般,老師爽快應允。而像捧著新玩具想與玩伴分享般,我動了心念,試著訂下這個約會。
  那麼,在我從那一個起點出發多年之後,請老師再次做為我歷史人文主題自助旅行的起點。我的背包裡頭一樣雜七雜八,我的旅伴不多,我的行程未定,可是我步上旅程的心情很單純。
  我想請老師來重演一次這個講題,在一個星期六午後,找個不要太威武肅穆的空間。如果你也想聽聽,不管你認不認識我們,就請來。也用不著擔心內容會不會很專門,劉老師是個言語很活潑的人,而且這場聚會也不採標準學術模式。可是為了安排場地,需要計算人數,所以請舉手回覆。我的妹妹22高高興興替我們聯繫了幾個候選場所(真想每一處都去玩玩看),但我們得等人頭點完,才能決定去哪一戶人家。然後大致上要請大家打理自己那一份費用。
  雖然總是和老師說東說西,可是很久沒聽老師講一個完整的主題,想起十八歲到廿二歲從沒打過嗑睡的那幾門課,期待這個午後。


講 題:再見政治史:一個社會史研究者的反省與展望
說話人:劉靜貞 老師 (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 間:2010年3月20日(六) 15:30-17:30
場 所:待決定(可能在臺北車站到中山站,或臺大一帶)
場所費用:待確認(預算一人200元以內)
人數計算:2010年3月8日(一) AM10:00
聯絡方式:1.留言回覆 2.郵件:fengyanzhanshu@gmail.com
主 辦:烏鴉